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ID: mit-tr)。
关于转基因食品,美国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会告诉你这是安全的,其一致程度,甚至远超过对待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但很多民众就是不相信。甚至可以说,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科学家和部分民众之间。
7月14日,这一分歧又被进一步激化。当天,美国众议院以306票对117票通过关于标识转基因食品的法案。之前,这项法案在美国参议院以63票对30票通过。而接着这一法案将交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便成为法律。目前白宫已经表示,奥巴马将签署通过这一引起广泛争议的法案。
该法案被转基因批评者聪明地命名为“暗黑法案”(DARK Act, Deny Americans Right to Know,意思是否定美国人的知情权)。
转基因食品的意思是它们的动植物原料植入了 c7.app 其他物种的基因,从而获得某种特殊的性征。相较于传统的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把基因改造搬进了实验室,而其“直接粗暴”大大缩减了整个生产周期。
目前来说,转基因作物主要集中在玉米和大豆,他们被用作制造玉米淀粉、豆油、高果糖玉米糖浆以及牲口饲料等。只有极小部分的水果和蔬菜使用了转基因技术,其中有夏威夷木瓜、部分南瓜、西葫芦和甜玉米等。
美国食品工业表示,目前市面上75-80%的食品都含有转基因原料,这主要原因是玉米和大豆实在是用途广泛。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说没有问题,这些吃起来都是安全的。
这次法案对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指的是原料中必须含有“异种”基因。而如常见的蔗糖,虽然它的原料作物接受了基因改造,但是因为只是“剪去”了部分原有基因,而没有加入任何“异种”基因,因此它不属于“转基因食品”,也无需打上相应标签。
从表面上看,大多数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物今后将被强制要求标明其G.M.O. (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身份。这项法案的支持者们认为,这项立法将赋予消费者权利去知晓他们将购买食物的构成成份,但同时并没有大幅度增加产业的成本。
事实上,来自乡村州的立法者大多支持了这一法案的通过。农业团体希望这项法案将为种植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农场主带来确定性。“没有这项立法,不一致的州级食品标签法规将导致市场的混乱,以及供应链纠纷的出现,对我 c7c7.app 们的农场以及试图养活世界的农民而言,这简直难以忍受”,众议员麦克·庞贝奥(Mike Pompeo)表示。“这不仅会损害农业社区,也会导致消费价格更高。”
然而,有很多批评者指出,这一法案实际上是食品公司的胜利,因为食品生产公司将有权选择三种不同的形式来标注,包括文字、符号以及需要手机扫描的QR码。许多批评者对提供给生产厂商以QR码的方式来标签表示强烈反对,因为这将给消费者识别转基因食品带来很大麻烦。有数据表明,只有20%的消费者才会通过扫码的方式来了解食品成份的构成。这意味着,许多食品生产商将有机会故意隐藏转基因信息,不让消费者轻易获知即将购买的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份。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这一国会法案的通过意味着佛蒙特州的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法案将被宣判无效。相比之下,佛蒙特州的法案十分严厉,包括要求食品厂商必须在非常明显的位置标明转基因标签,并没有任何其他形式上的选择。同时,违反这一要求的公司将面临每天1千美金的罚款。
而这项国会新立法让一些本包含在佛蒙特州的法案中必须强制标明的食品得以赦免,不须被贴上转基因的标签,同时该立法也允许农业部决定多少“生物工程成份”含量才必须被要求贴上标签。许多批评者也指出,如果农业部将设定较高的标准,许多食品将不会被标注为转基因食品。
佛蒙特州州长彼得·沙姆林(Peter Shumlin)在一项正式声明中对国会通过这一法案表达了强烈指责。“令人感到耻辱的是,国会选择了比佛蒙特州更低的标准,从而为食品产业提供多项选择,帮助他们规避清晰的标签。”
“开诚布公地讲,这正是某大型产业的某些人士所需要的,他们需要人们困惑,不想让人们获得信息”,美国民主党众议员吉米·麦克噶文(Jim McGovern)说。“而当某大型产业表达某一观点的时候,国会不仅会聆听,而且会侧过身去,满足他们想要的一切。”
严格意义上,该法案的反对者可以被分成两类:质疑转基因的安全问题和质疑民众的知情权问题。首先,关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科学家们与部分民众的争论也由来已久。最近的重大事件是相当数量德高望重的科学家站出来对外发声:转基因是安全的,其矛头直至绿色和平组织,具体情况如下:
今年6月,诺贝尔奖获得者们联名发表了标题为《为什么绿色和平组织关于于转基因食品和黄金大米的说法是错的》的公开信。信中内容主要针对的是绿色和平组织强烈反对黄金大米一事。
黄金大米是一种维他命A增强型转基因大米,其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信中将绿色和平组织的反对形容为“罔顾事实,盲目反对的反农业生物科技创新的行为”。目前共有10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公开信上署名。
信中还指出,转基因食品的检测要比一般的食品严格得多。至于绿色和平提到的“黄金大米最终不会研制成功”;“并不能为那些孩子提供足够的维他命A”;还有“即便成功了带来的风险其实更大”等观点,信中做了统一点评:“这些都是错的。”
关于转基因的争论近些年来日趋白热化,许多人相信这些基因改造过的农作物是不安全的,因此必须做明确标注。然而美国国家科学院(NAS)今年5月的报告指出,虽然转基因作物不能提高产量,但是他们吃起来是安全的。这份报告分析了1000多种转基因的相关研究,这里面还不包括生物公司巨头孟山都和杜邦的研发项目。
关于黄金大米,绿色和平组织的说法好像也不太一样。来自东南亚组织成员的微菡明达?c7娱乐佩利格里拉(Wilhelmina Pelegrina)表示,他们并不反对黄金大米,只是觉得它再过20年也不会研发成功。
佩利格里拉还表示这些转基因公司堆出黄金大米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标是在之后推出利润更高的转基因产品。在佩利格里拉看来,解决营养不良的方案在的食谱中,生态农业才是人类的未来。
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 Roberts)是这次联名公开信的的发起人。他对绿色和平组织做过的很多事情表示敬意,然而这次他希望绿色和平组织“知错能认”,并且“专心去做他们擅长的事情”。
但实际上,在此次法案争议中,多数反对者并没有针对转基因的安全性,而是直指消费者有权利知晓食品中含有什么,以及这些食品成份是从哪里来的。“这不是在论断转基因的安全问题,或者基因工程后面的科学问题”,众议员皮特·德法兹奥说。“90%美国民众只是想知道他们的食物里有什么。”
众议员吉米·麦克噶文更是指出,“对那些认为争论会就此结束的人,我有一个预测:‘你们是错的’。民众会持续为要求强制性的清晰转基因标签而斗争,因为我们有权知道食品里有什么。”他坚信,美国人最终会要求一个更为明确和清晰的系统出台。
然而,转基因安全和民众知情权其实是两件相对独立的事情,一旦将两者混淆,问题就变得十分扑朔迷离了。而此事真正扑朔迷离之处正在于,虽然民众的知情权十分重要,但未必能够保证安全性,因为100%的知情权是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
100%的知情权就意味每一份食品中的每一样转基因原料,都必须附上一份完整的操作流程表,并详细解释每一个步骤的用途和意义以及可能带来的相关后果,简单来说,就是让消费者在完全不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情况下,100%理解自己吃下去的东西和普通的所谓“生态食物”有什么区别。且不说食品工业有没有意愿和能力完成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转基因科普”,所有相关技术设计的专利问题就注定了所有信息不可能对消费者100%透明。
根据Mintel提供的调研数据,避免购买转基因的美国民众数量正在激增。2011年,只有3%的新食品被标签为“非转基因”,而到了2015年,超过17%的新推出食品被标签为“非转基因”。而52%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会特意去寻找非转基因食品。(来源: Bloomberg)
信息不透明导致的结果是更多的怀疑,由于转基因本身属于前沿技术,大众对其的了解本身大多只是一知半解,出于食物和生活的最高相关性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本能恐惧,总有部分人群会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缺乏信心,所以这反过来又将知情权变成了争论焦点。
至此,死循环已经形成,转基因的话题仍然将持续成为争论,而很难达成一个共识。
至于如何判断,还是在于读者自己。
不久前,《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转基因食品扫盲文章,为大家详细说明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十大误区和十大真相。且供大家参考阅读。
图片来源:The Asahi Shimbun,盖蒂图片
先来一道开胃菜:上图中这些怪模怪样的方西瓜是转基因作物吗?不,它们的基因根本没有被转过。它们只是长在盒子里。
一些产品有时会打上“非转基因作物”的广告,哪怕这些东西的转基因的版本压根不存在。图片来源:James Nieves,纽约时报
误区一:无转基因成分的燕麦比其替代品要好。
真相是:没有转基因燕麦,商店不可能有卖,因为它们根本不存在。
麦康(McCann)牌爱尔兰粗制燕麦粥,是近些年由“Non-GMO运动(反转基因运动)”认证的成千上万种产品之一。如今,这些麦康牌的白金相间的铝罐头上都贴上一个标签,表明“绝无转基因成分”。但是,由于转基因燕麦根本就不存在,贴上无GMO的标签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彩虹木瓜是转基因作物。曾经有一场疾病几乎铲平了夏威夷的木瓜生产业,在那之后,人们研发出了彩虹木瓜。图片来源:Jim Wilson 纽约时报
误区二:贴了这些新标签,就可以轻松识别转基因产品。
真相是:消费者需要用手机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才能研究它是否含有某种转基因成分。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见得能明白那些基因被转了,以及为什么要这么转。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转基因作物就是在实验室中被改变了其DNA的植物或者动物。一般来说,转基因作物的DNA的改造是在细菌或者其他工具的帮助下,插入一些“异种”的基因。
很多主要的食物制造商不愿意在标签上加入”转基因”这几个字,是因为他们担心这些标签会传达出这些食物有危险嫌疑这一印象。在上交国会的议案中,制造商不被要求写清“转基因”而是在包装上贴一个代表含转基因成分的符号,或者一个二维码。有智能手机的人可以扫描二维码以获取相关信息。
但最大的问题是,制造商将没有义务提供食物是被如何改造,或者为何被改造的信息。例如,某种转基因夏威夷木瓜可以免于一种对正常农作物有摧毁危险的病毒的侵害,由于它的DNA中插入了该病毒的某个基因,这一事实无法用一流行的“转基因产品”这一标签加以说明。说到这儿,也许大家也不知道,冰激凌里面的大豆卵磷脂(soy lecithin),是由除杂草剂也杀不死的大豆制成的。而这些大豆的超强生命力正是拜它们体内被转入的细菌基因所赐。
贴有在佛蒙特州被强制执行的标签的一瓶黑登谷沙拉酱。图片来源:Wilson Ring,美联社
误区三:转基因标签凸显了记录在案的健康隐患。
真相是:这些标签不是警告标签,科学界早已达成的共识是:转基因作物和其他作物一样安全。
一项2014年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显示,仅有37%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相信转基因食物可安全食用。然而,今年春天,国家科学工程医学学会依旧报道了研究发现称转基因庄稼“没有差异能指向一个更高的健康风险”。该机构称,在北美,转基因作物自从1996年起就成为了大众饮食的一部分,当把北美的人群同极少食用转基因作物的西欧人群进行比较时,不存在任何证据表明GMO会引起更高的发病率:无论是癌症、肥胖、糖尿病、肾病、自闭症、腹腔疾病,还是食物过敏。
其他一些监管、科学和健康机构也早已作过总结:食用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去年秋天,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曾出示警告,称其将把拿单纯的“非转基因”当卖点的标签认定为造假或误导,一旦这些标签暗示一种食物仅仅因为它没有被基因改造过就比同类食物“更加安全、有营养、或者有其他与之不同的特质”。
话说回来,这也不意味着不可能改造出一种会对你有害的植物或动物。类似的案例至少有过一起:一种转基因大豆最终没有流向市场,因为在例行检测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致敏属性。在国家学会发布的420页的报告中特别强调,每种转基因作物的风险都应被单独评估。
养殖户们将两个不同品种的草莓杂交,创造出了白松莓(white pineberries)。图片来源:Yulia Shaihudinova,盖蒂图片
误区四:白草莓是在实验室里“转基因”出来的。
真相是:他们是再传统不过的杂交手段的产物。
“几乎每周我都能读到一条关于转基因草莓的推特。” BiologyFortified的创始人之一卡尔?哈罗?冯?莫格尔(Karl Haro von Mogel)说。它是一个专门发表基因工程相关文章的非营利网站。在2013年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共同组织的调查中,大概40%的美国人说,他们认为“大多数”或“很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被基因改造过的。
但其实,除了少数几种水果和蔬菜,美国农业生产使用的都是较老的培育手段,这些手段并不被转基因作物的相关规定所约束。这些果蔬完全不用被标上非转基因或转基因的标签。
1930年,日本的遗传基因学家造出了无籽西瓜。他们先把西瓜籽用化学物质处理,造出有着双倍于正常染色体数的瓜籽,然后将这些瓜籽长出的花同正常的西瓜花粉相交。因为如此所得的后代有奇数个染色体,它们将无法产出它们自己的籽。无籽西瓜不是外来DNA改造的产物。
现在生长在得克萨斯州、广受欢迎的红西柚,是1960年代中期一个养殖户制造生产的上千种西柚突变变异中的一种。正常的粉色西柚的树芽被辐射"轰炸”后可加速进化,这一辐射培育技术或诱变术(mutagenesis)被用于多种农作物的新品种培育,包括大麦和大米。由此造出的庄稼,可被认证为有机(organic)食品。
基因突变听起来令人害怕?值得记住的是哪怕没有人为干预,在自然界中基因突变也一直持续发生着。比如,橙色胡萝卜的起源是一个自然的突变,仅因人们的种植才变得普遍起来。另外,紫色和黄色的胡萝卜也常被误以为是转基因作物。白松莓同样不例外:通过杂交两个不同品种的草莓,养殖户创造出综合双方基因多样性、表现双方特征的“混血”新品种。
图片来源:Orlin Wagner,美联社
误区五:转基因小麦可能是麦麸敏感症的罪魁祸首。
真相是:转基因小麦不是卖给大众的。
无数网站、博客和推特信息都指责转基因小麦,说它造成了当今不断增加的麦麸敏感症。这个理论最大的漏洞在于,转基因小麦从未向大众出售。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点:小麦确实被基因改造过。孟三都公司野外检测过抗草柑膦除草剂(glyphosate)的转基因小麦。某英国研究机构野外检测过可驱散昆虫的小麦,可是失败了。2014年,中国的研究人员以抵抗白粉病为目的改造了小麦,不过仅仅是实验层面的尝试。
来自西班牙的科学家在检测转基因小麦,希望能显著减少其麦麸含量。但是它还没未被摆上货架。
古时的玉米。图片来源:DeAgostini,盖蒂图片
误区六:人类制造转基因作物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了。
真相是:尽管有选择性地交配培育也是基因修改的一种形式,转基因作物是指特定的现代生物科技制造的食物。
农业基因工程的支持者们乐于指出,上千年来人们都在使用选择性育种和其他技术来改造动植物的基因。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声称,几乎所有食物都是转基因作物。然而,调查一致显示,大多数希望给转基因贴标签的美国人认为,传统育种的产物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产物还是有区别的。
佛蒙特标签法和向议会提议的法案都将转基因作物定义为,使用特定生物科技将来自另一物种的基因转入或将人工合成改造的DNA插入的作物,而不是那些在历史上基因发生过变化的作物。如上所述的基因工程技术仅有大约30年的历史。
这些蘑菇不是转基因作物。科学家们曾删掉一点DNA,造出了切片后不会那么快就发棕的蘑菇,但没有加入过来自其他物种的DNA。图片来源:Lance Cheung,美国农业部
误区七:如果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改变了某种蘑菇的DNA,它就会被标为转基因。
真相是:如果这种蘑菇的基因没有被加入来自另一物种的DNA,新的标签法案就不会把视作转基因作物。
如果你曾一手拿住一颗普通的白色纽扣蘑菇,另一只手持刀切这个蘑菇,你就会知道,仅施以极轻的压力就能在它的表面弄出一个棕色痕迹。
然而,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杨亦农,已改造出了一种不会变棕的白蘑菇:他只是用某种新技术删除了一小段DNA而没有添加来自其他物种的DNA。就在这个月,农业部通知他这些蘑菇可以在不被监管的情况下出售,目前暂时还不清楚如此这般的产品将被如何标注。
黄金大米。图片来源:Jes Aznar 纽约时报
误区八:转基因大米在拯救广大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的孩子的生命。
真相是:这种大米仍然在测试中。
一部分基因工程的拥趸声称,转基因科技可以对作物赋予重要的特征,特别是在营养不良和饥饿高发的地区。一类大米的变种是利用玉米的基因和土壤中的常见细菌改造的,它能制造b胡萝卜素(beta carotene):人类自身生产维生素A的原料。在亚洲和非洲,维生素缺乏每年可导致成千上万的儿童失明。
这一变种叫做黄金大米。自从1990年开始研发以来,黄金大米就是基因工程争论的焦点。包括绿色和平在内的几家反转基因组织都组织过针对黄金大米的抗议。他们在没有有利证据的情况下声称,黄金大米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预见的风险,而与此同时大型农业化学公司却从之牟取暴利。另一方面,转基因支持者们则指责社会活动家延迟黄金大米获批的行为,究其根本就是“双手沾满鲜血”。
本月,一封获得逾百名诺贝尔得主签名的请愿信向绿色和平组织提问,试图改变其立场:“这个世界上还要有多少穷人死去,我们才能停止这场反转基因的闹剧?”
然而,即使绿色和平改变它的立场,黄金大米也还未准备就绪。在2013年,曾有一项临床测试发现,一碗黄金大米提供了超过儿童每天所需维生素A总量的一半。但这项测试没有向参与者说明他们食用的是转基因大米,因此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也滞后了广泛推行这种大米的计划。
去年春天,负责进行黄金大米研发的非营利性机构宣布,它们已经退回到设计阶段,因为之前可提供改善的营养成分的黄金大米品种在田里长得不够好,无法得到农民的拥护。也许有一天,黄金大米确实会拯救无数的生命,但这一天还没有来到。
图片来源:Karsten Moran 纽约时报
误区九:Chipotle(墨西哥菜快餐店)的玉米卷饼塞满了转基因作物。
真相是:只有烹调油和玉米粉薄烙饼使用了转基因的原料。
去年,Chipotle连锁餐厅开展了名为“G-M-OverIt”的运动(注:Get Me Over It,让GMO滚蛋吧),宣布要将转基因产品从它的菜单中彻底清除。
根据该公司的网站,仅有它使用的烹调油油和玉米薄烙饼中的大豆、玉米是用转基因庄稼生产的。即使是它的烤玉米辣调味汁中的玉米也不是转基因的。生活中被我们食用的转基因玉米,通常以糖浆、淀粉或油的形式出现。在直接食用的玉米里,众所周知,甜玉米是GMO产品。
几乎在美国种植的所有大豆和大多数的玉米,都是被改造过的,所以农民可以用草柑膦(名为Roundup的除草剂中的主要成分)去除杂草而不伤害这些庄稼。然而,据怀俄明大学的农业经济学家安德鲁?柯尼斯(Andrew Kniss)说,Chipotle用的所谓非GMO原料也来自于种植过程中使用了除草剂的庄稼:只是不同种类的而已(因此,这些新原料也难逃GMO的嫌疑)。
图片来源:Matt Carr ,盖蒂图片
误区十:硕大无比的鸡都是转基因的。
真相是:它们是通过正常的繁殖育种得到的。
过去60年中,鸡长得越来越大了。它们成熟得更快,生产每磅鸡肉所需的食物也更少了。无论你在网络上可能读到过什么报道,这些巨型鸡的DNA并没有在实验中被改造过。它们的体型,是农民精心挑选有着最优品质的鸡、再将它们杂交育种的产物。因为美国人喜欢吃白肉,所以农民们育出了这种畸形的“大胸鸡”,这些鸡的胸已经大到正常的鸡腿几乎难以支撑的地步了。
和大多数农场养殖的动物一样,这些鸡确实吃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制成的饲料,但是任何添加或修改过的基因。这些基因制造的蛋白质,都会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鸡蛋、肉和奶里面的营养物质,也被确认和来自食用非转基因草料的牲畜所产的别无二致。
不过转基因的鸡也是存在的,某些鸡的基因被改造以生产出特殊蛋白酶的鸡蛋,这些酶可以治疗一种罕见疾病。也有一些山羊也被转基因,来专门生产一部分人群缺失的蛋白酶。但是这些产药用的农场动物(farmaceuticals)并不以食用目的被销售。在美国,唯一已被批准可作为食物贩卖的转基因动物是一种三文鱼。不过,你若想在市场上找到这种生长迅速的三文鱼,还得有段日子。
参考:NYTimes、WSJ、FoxNews、HuffingtonPost、Bloomberg编译:Mengxi Zhang等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ID: mit-tr),
转载请联系授权。
《环球科学》7月号已上市,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购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Absolutely love this product! It's exactly what I needed and works perfectly.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